截至去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2000万辆。一般来说,市面上动力电池的平均服役寿命为5年到8年,随着时间推移,几年后,退出流通的废旧电池数量将持续增加。新能源车的退役电池去哪儿了?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大部分废旧电池会流入没有资质的小作坊进行处置(3月20日澎湃新闻)。
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端于2009年至2012年的“十城千辆”工程。按此时间推算,不少新能源车的电池早已过了服役寿命,电池退役潮已经到来。退役电池流向哪儿,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。因为部分退役电池还可以回收利用。如果回收处置不当,退役电池不仅带来较大环境风险,还会埋下火灾隐患。
退役电池并非纯废物,而是有利用价值的。据说,回收利用退役电池,可以降低这种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,还能实现锂、镍、钴等稀缺金属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由于退役电池含有多种有害物质,如果处置不当容易污染环境。退役电池的拆解、运输、储存、利用各环节,若操作不当,还容易发生爆炸、火灾等事故。因此,无论从回收再利用角度,还是从预防污染和火灾事故来看,都应该让退役电池流向正规渠道。
小作坊没有资质,也欠缺应有的处置能力,加之其脱离监管视线,不仅容易造成稀缺金属资源浪费,还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风险和火灾风险。据统计,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在35万吨左右。大部分废旧电池会流入小作坊进行处置,对此,有关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。
必须疏堵结合有效遏制退役电池流入小作坊。所谓“疏”,就是有效引导、鼓励退役电池流向正规渠道。所谓“堵”,即禁止、封堵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。既要对没有资质的小作坊进行坚决取缔,也要对劣质电池加强整治,使小作坊的产品没有销路。若小作坊处理退役电池造成污染和火灾,要依法追责。
有地方人大代表调研发现,“现在报废厂收到的新能源车基本上是‘车电分离’的状态,没有强制性要求,报废的时候车电必须在一起”。也就是说,对新能源车报废环节加强监管,杜绝“车电分离”,也是必要的治理选项。当然,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,是退役电池流向正规渠道的基础。
“大部分退役电池流向黑市”很危险,决不能容忍这种风险。去年12月,工信部公布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“报废移交要求”“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要求”“信息溯源要求”“监督管理”“法律责任”等,都涉及退役电池。期待该办法尽早落地。(冯海宁)